Skip to main content
罗宾·门罗(1952 年 6 月 1 日-2021 年 5 月 19 日),英国学者、作家、人权倡导者,中国 1989 年民运的见证人。门罗曾在爱丁堡大学攻读中国研究,1977 年作为文革第一批外国学生赴中国学习。1979 年回到伦敦后,门罗加入国际特赦组织担任中国研究员。1987 年,门罗移居纽约并加入人权观察组织;1989 年至 1998 年,他担任人权观察首席中国研究员及香港办事处主任。八九民运期间,他曾前往天安门广场并亲历六四事件。
1999 年,门罗回到伦敦,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攻读博士,研究中国政府利用精神病机构打压异见者的问题,并于 2005 年获得博士学位。2003 年,门罗回到香港,加入中国劳工通讯组织,该组织创办人是他曾协助逃亡的八九民运领袖之一韩东方。2011 年,门罗被诊断出癌症,后退休并移居台湾。 2021 年 5 月 19 日,门罗因并发症去世。
门罗曾撰写大量有关中国人权状况的文章,并与乔治・布莱克合著《北京黑手:中国民主运动的反抗人生》一书,追溯三位主要天安门民运人士的生平并解释该民主运动的起源。
王力雄(1953年5月2日—),作家。王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母亲曾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编剧,父亲文革前担任长春第一汽车厂副厂长,为江泽民的上级。文革中,王父被打成“走资派”和“苏修特务”,死于拘押期间,后王随母亲下乡插队四年。1973年,王作为工农兵学员在吉林工业大学汽车专业学习,毕业分配到长春第一汽车厂工作,后调动到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其间曾参与民主墙活动,提出“共产必先共权”。1980年起,王离开体制内单位,到电影摄制组工作,并开始写小说和电影剧本。1994年,王还参与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
王写作出版了多部关于中国政治的书籍,包括政治寓言小说《黄祸》和《转世》、关于西藏的《天葬:西藏的命运》和《与达赖喇嘛对话》、关于新疆问题的《我的西域,你的东土》,以及政治制度设计专著《溶解权力——逐层递选制》和《递进民主:中国的第三条道路》等。
因为其调查、写作和倡导活动,王曾于1999年以涉嫌泄漏国家机密为由被捕,关押42天后释放。2003年,因政府施压,时任自然之友理事的王被自然之友除名。2022年上海封城期间王力雄居住于上海。
戴煌(1928年2月—2016年2月19日),江苏阜宁人,作家、记者。戴煌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7年调到新华社当记者。1957年,因提出反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特权被划为右派,发配到东北林场劳改,1978年获平反重返新华社。2006年,戴煌因病去世。戴煌著有《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和《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等书。
朱正(1931—),湖南长沙人,出版人,作家,笔名莫怪、陈朴。朱正读中学时就喜欢读鲁迅的书,受鲁迅影响追随共产党,1949年考进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最早成立的新闻机构《新湖南报》的新闻干部培训班,后进入《新湖南报》工作,1950年调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1952年,因为带头举报批评电台领导,朱正被打成反党集团首领,开除团籍,调回《新湖南报》“控制使用”。1955年肃反运动中,朱正成为肃反对象,1957年,因针对肃反运动和斯大林提意见,朱正被划为右派,开除公职,送去劳动教养。1962年解除劳动教养后,又在1970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判有期徒刑三年,1973年刑满释放。1979年平反后,朱正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当编辑直到退休,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作为一位专门研究中国现当代历史的学者与作家,朱正著述十余本,最受关注之一的是全景式记录反右运动的《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收录于本馆)。朱正同时也是鲁迅研究专家,著有《鲁迅传略》《鲁迅的人际关系》《重读鲁迅》等作品。
金辉(1954年—),河北唐山人,作家。金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开滦煤矿工人、某部战士、报道员、干事,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金辉曾在上海《社会》杂志发表《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一文,推测中国1959-1961年大饥荒中中非正常死亡人口约为4060万人。
李景沆(1922年8月—2016年9月28日),甘肃省天水市人,基督徒,1949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数学系,同年秋被聘为天水一中数学教师,1950年皈依基督教。1957年,李因不愿对党提意见和基督徒而被划为右派,送甘肃酒泉夹边沟劳教, 1960年被转送至条件更恶劣的高台明水河农场,多次濒临死亡。1961年,李回到天水,恢复天水一中教师工作,1962年摘掉右派帽子,1979年获平反。1980年,李被调至天水师范专科学校任数学系讲师。1987年秋退休后,李在教会工作。
在教会工作期间,李景沆写了《蒙恩历程》一书,记录其个人生命和信仰历程。
宋柏林出生于红色家庭,其父宋维轼曾是解放军将领。文革时宋就读于北京的清华附中,是红卫兵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1966年8月,毛泽东在天安门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宋是最先见到毛泽东的学生之一。文革前宋坚持写日记,文革初期也未间断。他的日记中涉及清华附中红卫兵的部分被认为很有历史价值,文革研究者余汝信将他这一时期的日记编辑成书,书名《红卫兵兴衰录:清华附中老红卫兵手记》。
徐友渔(1947年—),哲学家、作家。徐友渔出生于四川成都,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他正在读高三,参加了当时成都地区最有影响的大学生造反组织“红卫兵成都部队”, 并成为其骨干。1977年高考恢复后徐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并获硕士学位,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任研究员,至2008年退休,这期间曾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日本北海道大学等访问和任教。
徐友渔最初的研究方向为语言哲学,1989年六四事件后转而研究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当代中国社会思想,以及文化大革命,出版过多部著作。
1988年,徐友渔起草并同其他学者一起向中央提交要求释放民主活动家魏京生的请愿书,1989年参与六四抗议活动,2008年签署《零八宪章》。2010年6月,徐友渔参与发布《公民承诺》倡议书,是后来新公民运动的发起人之一。2014年5月,徐因参加六四研讨会被传唤和刑拘,同年6月5日获释。2014年,徐友渔获瑞典人权奖项奥洛夫·帕尔梅奖。2015年,徐友渔移居美国,目前在纽约新学院任驻院学者。
严家其 (1942—),又名严家祺,是中国著名的知识分子、前政治改革者以及1989年天安门广场抗议的核心人物之一。他还是一位基督教牧师和多产的作家。严家其的职业生涯横跨学术、政治活动和宗教领导领域,集中于推动中国的政治改革、人权和民主变革。
严家其出生于黑龙江省,早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为政治学领域的专家。1989年天安门广场学运爆发时,严家其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积极参与并支持学生运动。他参与了由《世界经济导报》和《新观察》杂志社组织的座谈会,公开表达了对学生抗议活动的支持,并认为这一运动代表着中国的未来。
在六四前夕,严家其帮助动员了知识分子和学生参与绝食行动,并于5月13日晚和苏绍智、包遵信等人在北京大学张贴了《我们再也不能沉默了》的大字报,号召知识分子加入声援学生的行列。5月14日,他与其他11位知识分子联合发布了《我们对今天局势的呼吁》,要求政府承认这场抗议是爱国的民主运动,并支持学生组织的合法性。此后,严家其和鲍遵信成为“首都知识界联合会”的召集人,发布了《五一六声明》和《五一七宣言》,得到了众多知识分子的支持。
镇压发生后,严家其被列为通缉犯,在<a href="https://minjian-danganguan.org/s/minjian-danganguan/item/549#lg=1&slide=0">“黄雀行动”</a>的帮助下逃至香港,之后又前往法国巴黎,成为新成立的“民主中国阵线”首任主席。1994年,严家其从法国移居纽约,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严家其著作丰富,涉及中国政治、民主、人权等多个领域。他的代表作包括《普遍进化论》、《跨越时代的旅行——宗教·理性·实践三者的访谈记》、《四五运动记实》、《漫游历史和未来——专制·立宪·共和三种政体考察记》等。2019年,他出版了《国家首脑终身制》,提出了全球货币和账本系统的理论,挑战传统的金融理念。
在他晚年的工作中,严家其始终致力于揭露六四事件的真相。在2019年一场访谈中,他表达了希望他昔日的同事王沪宁能够帮助恢复六四的真相,并指出:“我希望他能为中国、香港、六四恢复真相作出贡献,如果不做这件事情,中国的问题,他个人也都会出现新的问题。”
严家其的一生集中于推动中国的政治变革,提倡人权和自由,并呼吁恢复被压制的历史真相。他坚信,“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要有尊严、有希望、有快乐。人生最基本的底线就是要有希望。”
目前,严家其与妻子高皋居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