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民间档案馆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En
  • Zh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条目

中国大饥荒,1958-1962

中国大饥荒,1958-1962

是香港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周逊从大跃进时期中国官方档案中遴选的121个大饥荒历史文献汇编。书中的档案来自六个省档案局和五个县市档案局(主要来自四川与贵州)。周逊与《毛泽东的大饥荒》作者冯客所查阅的许多档案后来再度列为机密,无法查阅。
联共、共产国际与中国 (1920~1925)

联共、共产国际与中国 (1920~1925)

该书作者李玉贞,1997年出版。该书内容全部取自解密的原苏联重要档案,书中205份文件几乎全都是首次发表,揭示了1920~1925年间莫斯科与中国关系的各个层面,以及鲜为人知的内幕。从中可以看到,苏联共产党才是共产国际的真正决策者。该书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苏两国、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莫斯科与中国朝野各派政治势力的复杂关系,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山坳上的中国:问题、困境、痛苦的选择

山坳上的中国:问题、困境、痛苦的选择

本书1989年在中国出版,引起轰动,据称销量高达30万册,被称为第一部对现实中国作“描述性研究的书”,书中描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可能遭遇的农业、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并预测未来将更糟糕,以唤起国人环境保护的意识。书出版后随即被禁。
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

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

本书是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的一本专著,2003年由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从社会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全书包括断裂社会的含义与特征、断裂社会的形成及其背景、收入差距扩大与弱势群体的形成、新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信任危机与社会秩序、社会冲突与制度创新等。
八九民运史

八九民运史

本书作者是前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副研究员陈小雅,初版于1994年4月写成,1996年在台湾出版,初版有20多万字。后陈小雅多次修订增加内容,将叙事回溯到毛泽东去世的1976年,并增述胡耀邦的政治生涯以及六四事件的背景,同时补加了六四事件当事人的回忆录。本书2016年出版时,字数增至136万字,2019年由公民社再版。 购书链接:https://www.amazon.com/%E3%80%8A%E5%85%AB%E4%B9%9D%E6%B0%91%E9%81%8B%E5%8F%B2%E3%80%8B%E3%80%8A%E5%85%AB%E4%B9%9D%E6%B0%91%E8%BF%90%E5%8F%B2%E3%80%8B-%E7%AC%AC%E5%85%AB%E5%8D%B7-DEMOCRACY-MOVEMENT-Traditional-ebook/dp/B07VN848V8
天安门文件/中国“六四‘真相”

天安门文件/中国“六四‘真相”

《天安门文件》是一部根据中国“六四“事件的政府内部档案编辑而成的英文书籍,档案由一位化名“张良”的人提供,美国林培瑞教授主译,黎安友教授负责编辑,柏克莱加大新闻学院院长夏伟教授写结语,于2001年1月由美国公共事务出版社出版。《中国“六四”真相》则是《天安门文件》的中文版,2001年4月15日由明镜出版社出版。中文版保留了英文版删掉的内容,篇幅相当于英文版的三倍。
陈诚先生回忆录——国共战争

陈诚先生回忆录——国共战争

陈诚,字辞修,别号石叟,曾任国民党军长、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司令长官、参谋总长,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后,任行政院长、副总统、国民党副主席。《陈诚回忆录》系列丛书于2005年由台湾国史馆出版发行。全套丛书共分六卷:《北伐乎乱》(一卷),《国共战争》(一卷),《抗日战争》(两卷),《建设台湾》(两卷)。《国共战争》一卷包括“剿共——从军回忆之三”,”陈辞修先生言行纪要“、”往来函电“三部分。有关五次围剿及“戡乱战争”之经过,本书中保存了大量原始史料。蒋中正与辞修先生之间往来函电亦是在本书中首度公开。
民主教程

民主教程

本书由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刘军宁编写,于2006年在地下流传。这本书意图解析民主制度的基本原理,以及历史经验。但很快就在中国被封杀。
刘晓波纪念文集

刘晓波纪念文集

本书是在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去世之后,由蔡楚主编的一本怀念刘晓波文章的合集。
毛主席是什么时候决定引蛇出洞的

毛主席是什么时候决定引蛇出洞的

本文是《李慎之文集》中的一篇重要文章,详细分析毛泽东为何要“反右”,如何发动“反右”。
六四诗集

六四诗集

《六四诗集》收集了关于1989年“六四”事件的各种诗歌。由当年参与运动以及流亡国外的人士,联合部分专家学者,历时一年收集编撰而成,由博大出版社出版。当年民主运动的学生领袖蒋品超为主编,诗集分五个部份。因遭中国政府查缴,此书并没有在中国内地出版 。2007年5月,日由“六四文化传播协会”与国际特赦组织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发行。
中国思想运动史

中国思想运动史

本书是中国著名理论学者李洪林的力作。作者在改革开放中曾是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六四”事件后被捕。1990年后继续从事写作和研究,关注当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进进程。本书主要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1949-1989)的“斗争运动”,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四十年来中国大陆所发生的屡次政治运动,剖析极“左”的思想运动戕害中国知识分子和思想异见者的原因及对社会的影响。
朱学勤文集

朱学勤文集

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朱学勤的一本文集。以自由主义视角,面对批判了当下中国的各种问题。朱学勤的书后来大多成为禁书。
顾准

顾准

顾准(1915-1974),12 岁就入职由中国现代会计学第一人潘序伦创办的事务所, 15岁出任事务所函授学校校长,18岁完成第一部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系国内第一本银行会计学教材。1935年,18岁的顾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与抗日救国运动,抗战结束后曾担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局长。1952 年三反五反运动中,顾准因对当时的税收政策提出异议而被撤职。顾准坚持应该依法征税,不赞同“自报公议”“民主评议”的征税方法。1956年,顾准进入经济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撰写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一文,成为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因对整风运动以及苏联方面的言行表示不满,顾准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于1958-1960年分别在河北、河南和北京郊区清河劳动。1962 年,顾准被摘掉“右派”帽子,回到中科院经济研究所。1965年9月,顾准因坚持应尊重价值规律等经济思想,被打成“极右派”,下放到北京郊区周口店劳动。他是全中国唯一一个由正式官方文件下达处罚令的“二次右派”。文革开始后, 他多次受批斗,并于1969-1972年在河南息县的五七干校劳动。1974年12月3日,他因肺癌病逝于北京。  顾准秉持独立思考精神,不仅在经济领域有重大贡献,也致力于钻研政史哲,翻译过数本关于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外国著作,撰写过大量文章。由于他亲身经历了反右运动、大饥荒和文革等,他的日记也被认为是关于这些历史事件的宝贵资料。根据王晓林(参见本站关于王晓林的条目)的《顾准和他的时代》一书,虽然顾准未曾正式受洗成为基督徒,但他自幼接触西方基督教文化,对基督教有深刻理解,“他一生的思想和行为轨迹都没有离开过对人性、人道、自然法则、 自然权利——人生而具有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追索和探寻”(作者自序)。
杜治中

杜治中

封从德

封从德

封从德(1966年3月5日—),四川人,八九民运学生运动组织者之一。封从德1982年入读北京大学,1986年保送北京大学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八九民运期间,他曾担任北大学生自治会筹委会常委、北京高校自治联合会(高自联)主席,以及天安门广场绝食团和保卫天安门广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六四事件后,北京市公安局将他列为21名高自联骨干之一,受到通缉。封从德和同样遭到通缉的妻子柴玲在国内躲藏10个月后于1990年逃到法国。封从德后进入索邦大学研习宗教史和思想史,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8月至2008年4月,他在纽约“中国人权”组织工作,2008年辞职到旧金山湾区从事网络数据库设计工作。 封从德曾创建“[六四档案”网站](https://www.64memo.org/),以及参与“天安门民主大学”复校工作,现任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理事。他还曾写作出版《天安门之争:六四的关键内情》和《六四日记——广场上的共和国》。
刘宾雁

刘宾雁

潘鸣啸

潘鸣啸

刘向南

刘向南

范子英

范子英

范子英(1981年—),财经学者。范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院长。范长期从事公共财政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还在多家财经媒体发表多篇评论文章。 范子英使用经济学对大饥荒进行分析并发表过数篇论文,包括《关于大饥荒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为何大饥荒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和《为何大饥荒终结于1962年?》等。
显示第 1041–1060 条结果,总计 1256 条
  • «
  • 1
  • ...
  • 48
  • 49
  • 50
  • 51
  • 52
  • 53(current)
  • 54
  • 55
  • 56
  • 57
  • ...
  • 63
  • »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China Unofficial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