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民间档案馆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En
  • Zh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条目

冉云飞

冉云飞

邢同义

邢同义

邢同义出生于甘肃天水,1966年毕业于天水一中,曾任甘肃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副台长,酒泉地委副书记和酒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他历经8年,通过历史资料研究和深入采访,完成了一部关于夹边沟劳改农场的长篇纪实文学《恍若隔世——回眸夹边沟》。
丁东

丁东

赵鼎新

赵鼎新

赵鼎新(1953年—),社会学家。赵鼎新于1982年本科在复旦大学生物系学习,后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昆虫生态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后他改学社会学,1995年获麦吉尔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1996 – 2021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2012年,赵鼎新加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担任访问教授、教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等。2024年3月,赵鼎新辞任所有和社会学系有关的职务。 赵鼎新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学、社会运动、历史社会学等,著有《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天安门的力量:国家、社会关系与八九北京学运》等书。
李志绥

李志绥

李志绥(1919年12月30日—1995年2月13日),毛泽东私人医生。李出生于医生世家,其曾祖父李德立是满清同治年间的御医,父亲是国民党官员。李于1945年获医学博士,曾担任国民党军医、澳大利亚船医,1951年进入中南海警卫局医疗门诊部当医生。据其自述,李于1954-1976年担任毛泽东的贴身保健医生。1970-1979年,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首任院长。1980年,李任中华医学会、中国老年学会副会长,以及《中华医学杂志》和《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主编。1988年,李移居美国。1994年,李根据对在当毛泽东私人医生期间写下的日记(文革期间为避免抄家,李家烧毁了这些日记)的回忆写作出版《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1995年2月13日,李因心脏病突发死于美国芝加哥郊外的家中。
陈品霖

陈品霖

陈品霖(1991年8月8日—),网名Plato,籍贯福建省霞浦县,生活在上海市,白纸运动纪录片《乌鲁木齐中路》导演。 在习近平政府推行清零政策三年期间,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自由受到严重侵害。而新疆乌鲁木齐发生的一场大火彻底将民众对防疫政策的不满点燃。2022年11月26日,当上海人民自发聚集街头悼念火灾中逝去的同胞时,没人料到这场悼念活动将引发全国范围內对防疫政策的抗议。当天陈品霖与女友在上海乌鲁木齐中路的抗议现场拍摄了大量抗议视频。陈品霖认为需要在历史上需要留下白纸运动的痕迹,于是写了剧本,剪辑制作成纪录片《乌鲁木齐中路》,英文名为《并非境外势力》(NOT THE FOREIGN FORCE)。 2023年11月,“白纸运动”一周年之际,陈品霖将纪录片上传至油管(Youtube)和X(原推特)等社交平台,获得数十万人观看。不到一个星期后,陈品霖与女友遭到拘捕。后女友被取保,陈品霖则一直遭到羁押。 2024年1月5日,陈品霖被以涉嫌寻衅滋事罪批捕,被羁押在上海市宝山区看守所。 2024年9月26日,律师会见了陈品霖,得知他在看守所睡觉要侧身,一个月才放风一次, 看守所没有依法保障他的合法权利。 据维权网2025年1月7日报道,陈品霖案一审于2025年1月6日下午1:45分在宝山法院刑庭第三法庭开庭,他被判刑3年6个月,刑期至2027年5月27日。
张春元

张春元

张春元(1932-1970),河南上蔡人,作家、编辑,政治犯。 张春元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 7 岁时母亲去世,他曾向友人倾诉遭遇继母虐待。13 岁离家出走后,他曾在当过汽车修理工学徒,1948 年 16 岁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分别在江汉军区和第四野战军(朝鲜战争爆发后改为志愿军)担任汽车驾驶员和技术员;1950年出国作战,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因抢救汽车而负伤;1955年回国,在湖北省农业厅工作。 1956 年,他考入兰州大学。从那时起,他开始对当局感到失望。他原以为大学会有一个宏伟的图书馆,却发现大多数书籍都被锁了起来,兰州大学甚至没有一套完整的儒家经典,遑论前沿期刊了。教学质量更是糟糕,100 名学生只有一名讲师。 大鸣大放期间,张春元对学校提出批评,指出其图书匮乏和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他因此 被打成右派,下放到甘肃天水劳动。在那里,他和兰州大学的其他右派学生,包括他的女友谭蝉雪、向承鉴、苗庆久和顾雁,亲眼目睹了大饥荒造成的后果。为了揭露大饥荒真相,他们决定出版一本杂志。张春元还曾专门前往苏州与诗人林昭会面,说服她允许他们在杂志上出版她的长诗《海鸥》和《普罗米修斯的一天》。回到天水后,他和其他学生想办法弄到一台油印机,自己雕刻钢板,印出了《星火》杂志,张春元也贡献了几篇文章。 学生们普遍认为张春元是《星火》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60 年 9 月 30 日,他与其他学生以及数十名认识并支持他们的当地农民被捕。为了越狱,张春元故意绝食,于1961年7月被送到劳改医院,8月10日晚上成功从医院逃脱,于9月6日再次被捕,并以“组织反革命集团”的罪名于1965年1月被判处无期徒刑。 1970 年 3 月,张春元因与同情学生的武山县党委书记杜映华互通信件,被再次以从事反革命活动的罪名判处死刑,两人于 同月22 日被处决。 临刑前三天,张春元向一个叫王忠义的狱友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并让他帮忙找到谭蝉雪,告诉她两句话: 第一,我对党、国家、人民无愧,遗憾的是不能陪她走完人生的道路。第二,她一定要好好活着,前途是光明无垠的! 1981年,甘肃省天水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为张春元平反。
戴向青

戴向青

戴向青(1928-1994),吉林省舒兰县人,1946年参加国共内战,1949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到江西工作,1965年从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班毕业。戴长期从事党校教育工作,历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建、党史教研室主任、教育长和副校长,1986年评为教授。戴曾主编并与他人合著出版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史稿》《AB团与富田事变始末》等多本党史书籍。
赵紫阳

赵紫阳

王凌云

王凌云

王凌云(1935—2021),历史学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六四”学生领袖王丹的母亲。她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县赵王李庄,父亲王永瑞是历史教师,曾在多所学校教授历史。王凌云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61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文化局下属的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从事中国近代史及中共党史的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她和丈夫王宪曾被下放到江西省“五七干校”。 王凌云参与了多项学术和编辑工作。她著有《关向应传》《走过那个时代》等;写有多篇学术论文,包括:《瞿秋白与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派别纠纷》《瞿秋白与上海大学:兼论瞿秋白的教育思想》,及《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等;她和丁守合编《瞿秋白文集》。她还参与了由国家文物局主编、共32册的大型工具书《中国文物地图集》的编辑工作。 1989年,王凌云的儿子王丹参与了天安门广场的学生抗议活动,成为“六四”后被通缉的首位学生领袖。王丹被捕并被关押,王凌云因支持儿子而也被关押在北京市公安局看守所五十多天,期间她的身体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左小腿肌肉萎缩。对于被关押的理由,至今没有官方说明。 王凌云始终为儿子的自由和健康奔走。在王丹被捕后,她参与了《迎接联合国宽容年,呼吁实现国内宽容》的倡议书,要求中国政府重新评价“六四”,并释放因思想问题被关押的人员。王凌云和丈夫一直坚持每月探视王丹,即使在王丹被关押期间,有传言称他可能被送往新疆劳动改造,王凌云曾坚定地表示:“不管你们把我儿子关多远,我每个月爬也要爬去看他。”<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wangdan1989/posts/%E8%87%B4%E8%A6%AA%E6%9C%8B%E5%A5%BD%E5%8”>王丹曾回忆道</a>:“没有我母亲和家人的支持,我根本不可能承受得住漫长的牢狱生涯。” 1998年,王凌云与丈夫向国家主席江泽民写信,请求允许王丹保外就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丹得以赴美国治疗,并在2007年恢复了法律上的自由。尽管如此,王丹始终未能回国与家人团聚。王丹在流亡期间曾提到:“我母亲最大的心愿,就是我能回到北京家中,陪伴在她身边,但最终,她没能等到这一天。” 王凌云于2021年12月28日因突发脑出血去世,享年86岁。王丹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时,写道:“母亲走了,我的精神世界的支柱就此坍塌,這個世界對我來說,永远缺少了一角。”在母亲的葬礼上,由于王丹无法回国,他表示会“滴酒不沾,作为对她的纪念”。他还宣布将成立“王凌云人道救助基金”,以帮助那些经历过类似苦难的政治犯家属,履行母亲未竟的心愿。
李江琳

李江琳

李江琳(1956年3月23日—2024年12月24日),江西南昌人,作家、历史学家。李江琳出生于一个红色家庭,父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工作团成员,建国后成为当地高级干部。文化大革命期间,李江琳父亲被打成走资派发配到劳改农场,她被迫与其划清界限,后随母亲到农村。1982年,李获得复旦大学英文系学士,1988年获山东大学美国文学研究所硕士学位,同年留学美国,获布兰戴斯大学犹太历史硕士和纽约皇后学院图书馆学硕士。在纽约学习期间,她把法拉盛图书馆打造成海外华人的文化活动中心。由于她的杰出贡献,2006年7月,万人杰新闻文化基金会把当年的万人杰新闻奖颁给了她。李江琳还曾任独立中文笔会副秘书长、天安门民主大学教员。 2004年,她开始独立研究西藏问题,多次赴印度和尼泊尔采访达赖喇嘛和流亡藏人,先后在《明报月刊》《开放》《中国人权双周刊》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并写作出版了《1959:拉萨!──达赖喇嘛如何出走》《铁鸟在天空飞翔:1956—1962青藏高原上的秘密战争》等多部作品,后被中国当局禁止入境。李江琳还曾运营<a href="https://bloodundersnow.blogspot.com/p/blog-page_9488.html">中文博客“西藏:另一种真实”</a>,其中有更多关于西藏的研究资料以及李江琳的文章。 2024年,李江琳因病于平安夜在美过乔治亚州家中辞世,享年68岁。
杨显惠

杨显惠

杨显惠(1946年—),作家。杨出生于甘肃兰州。1965年读高中期间,杨上山下乡,1971年以工农兵学生身份进入甘肃师范大学数学系读书,毕业后在甘肃当过中学老师,后来到河北在盐场当过党委秘书和宣传科干事,1988 年入天津作家协会专职写作。 杨写作出版过多部关于反右运动和大饥荒的小说,包括《夹边沟记事》和《定西孤儿院纪事》,都是通过搜寻采访大量当事人以及结合其上山下乡期间的经验写成,曾被人称为是“中国的《古拉格群岛》”。
张伯笠

张伯笠

张伯笠(1957年—),祖籍山东,黑龙江省望奎县人,基督教牧师,八九民运学生领袖。 张伯笠在黑龙江省望奎县读小学和中学,后在绥化师范学院和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习,并在铁路工程报社担任记者,发表了多篇报告文学作品,如《成功者说》、《哈木哈木》、《通向大海之路》等。1988年,他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并在1989年4月15日将悼念胡耀邦的诗《长相思·雨夜送耀邦》贴在北大三角地。他与王丹等人组织了北京大学生第一次悼念胡耀邦的游行,并参与起草了《请愿七条》。 在天安门广场绝食期间,张伯笠担任天安门学生绝食团的副总指挥和宣传部长,并在戒严令宣布前一小时,代表绝食团指挥部宣布结束绝食,改为静坐抗议。抗议后期,张伯笠成为天安门临时指挥部副总指挥和天安门民主大学的校长。六四镇压后,他被列为通缉犯并逃到黑龙江省中苏边境躲藏,被一名基督徒收留。后来,他逃亡苏联,但遭到拒绝并被遣返回中国,再次藏匿在黑龙江的荒原,期间妻子离他而去。张伯笠是当时唯一未被抓捕的六四通缉犯,成功在国内潜伏了两年。 1991年,张伯笠通过秘密渠道逃亡香港,并向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申请政治庇护,获得批准后流亡美国。1991年7月,他被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聘为访问学者,并成为普林斯顿中国学社研究员。随后因患肾衰竭,在美国接受治疗,后来转至台湾荣民总医院。期间,他皈依基督,并出版回忆录《逃亡者》,该书被译为多种语言。 张伯笠在1993年参加了海外民运人士组织的华盛顿大会,并当选为民主中国联合阵线组织副主席,同时担任《中国之春》杂志总编辑。1995年,他奉献传道,并进入惠顿大学学习神学,后于1997年进入洛杉矶台福神学院,获得道学硕士学位,成为中国福音会研究员,师从赵天恩博士。 2001年,张伯笠被按立为基督教牧师,并于2002年在华盛顿特区郊区开创丰收华夏基督教会。他随后还在新加坡、纽约、费城、洛杉矶、悉尼等地开创丰收华夏基督教会,并于2018年获得林肯基督教大学教牧神学博士学位。 张伯笠热心布道,创办了华夏布道团和华夏福音神学院,至今已有三百多名毕业生在全球各地的教会服事。他现任美国丰收华夏基督教会总会主任牧师、北美华夏布道团主席及美国华夏福音神学院院长。
陈斌

陈斌

高皋

高皋

穷山恶水电影小组

穷山恶水电影小组

沙叶新

沙叶新

高尔泰

高尔泰

高尔泰(1935年10月15日—),江苏高淳人,画家、作家、美学家、哲学家。1955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分配至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中学任美术教师。1957年,他发表论文《论美》,主张美是主观的,审美是个人自由意志的体现。该立场与主张美乃客观、且由艺术家的政治态度所决定的中共恰恰相反,他因此遭到批判,后在反右运动中被打为右派开除公职,发配到位于甘肃省酒泉地区境内的夹边沟农场进行劳动教养。其父在反右运动中被迫害致死。1959年,他在兰州为甘肃省博物馆创作十年大庆宣传画,侥幸躲过大饥荒。1962年春天,他被解除劳动教养,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1966年文革爆发,他因在敦煌期间写的哲学艺术文章遭到批斗,在所内监督劳动;同时,他当时的妻子受牵连被下放农村,不堪折磨而死去。1972-1976年,他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1977年平反后到兰州大学任教,后又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四川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和南京大学等。1987年在反自由化运动受到迫害,其女也因此被取消大学录取资格,后精神分裂,几年后死亡。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高尔泰在南京大学因“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被捕。1990年虽被释放,却仍继续受到迫害。1992年,他经“黄雀行动”(1989至1997年间以司徒华为首的香港人士为了秘密营救在六四事件中遭到中国政府迫害的政治异见者前往香港而发起的行动之代号)离开成都,7月11日抵达香港。1993年辗转抵达美国,曾先后在新泽西和拉斯维加斯等地居住。 作为独立知识分子,高尔泰主张追求人的解放,尊重人的尊严与自由,质疑一党专政的合法性,因此持续受到打压。
龚育之

龚育之

徐庆全

徐庆全

显示第 1161–1180 条结果,总计 1256 条
  • «
  • 1
  • ...
  • 54
  • 55
  • 56
  • 57
  • 58
  • 59(current)
  • 60
  • 61
  • 62
  • 63
  • »
  • 关于我们
  • 全部馆藏
  • 民间历史地图
  • 创作者
  • 民间历史简报
  • 联系我们
  • 其他资源
© China Unofficial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