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En
Zh
Open main menu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全部创作者
显示集合中的 229 名创作者
排序
姓名升序
姓名降序
日期升序
日期降序
229 creators
卢跃刚
龙应台
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台湾作家、文学评论家、台湾第一任文化部长。龙系高雄县大寮乡人,父母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迁往台湾。她大学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后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学位。她曾在台湾、香港、美国、德国等多所大学任教,期间发表了杂文、散文、小说、随笔等大量作品,并结集成书。 1999年,在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的邀请下,龙出任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长,2003年卸任。2005年7月,龙成立龙应台文化基金会。2012年,龙出任中华民国文化部部长,2014年随内阁总辞卸任。 龙曾出版多部作品,包括《龙应台评小说》《野火集》《亲爱的安德烈》等,影响广泛。她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反映国共内战时期的作品,2009年出版同年就被北京列为禁书。2019年,因表达对香港反送中运动的支持,中国全面下架龙的所有书籍。
罗惠兰
罗惠兰(1952—),江西南昌人,70年代开始从事党史党建研究工作,曾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教授、江西省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等。
罗平汉
罗平汉(1963年—),湖南省安化县人,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任广西师范大学社科部教授、副主任,现为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出版过多本关于中共党史的专著,如《土地改革运动史》《农业合作化运动史》《农村人民公社史》等,此外还在《炎黄春秋》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米鹤都
苗庆久
沈迈克
潘鸣啸
穆欣
穆欣(1920年7月11日—2010年9月3日),河南扶沟人。穆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参加抗日工作,次年在创办《战斗报》,并担任战区通讯社分社社长和特约通讯员;1940年参与创办《抗战日报》(后称《晋绥日报》),任通讯采访部主任,兼国际新闻社地方通讯站主任;还曾担任新华社特派员和战区分社社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穆先后任新华社云南分社社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兼新华社分社社长,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治部宣传部长,和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新闻教研室主任。 1957年起,穆担任《光明日报》社党组书记、副编辑、总编辑。文化大革命期间,穆曾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员,但后来被指辱骂江青和反对京剧改革,遭轮番批斗,1968年关入秦城监狱。1975年获释后,穆曾任外文局副局长,《人民画报》社社长、总编辑,1984年离休。2010年,穆因病去世。 穆欣有多本著作,其中包括论述1957年后十年间意识形态领域重大事件与议题的《述学谭往-—追忆在光明日报十年》,以及关于文革的《劫后长忆》等。
黎安友
倪竞雄
夏伟
裴毅然
裴毅然(1954—),学者、作家。裴出生于杭州,文革期间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参加上山下乡。1978年进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在浙江省政协学习处任干事。1984年,裴进入浙江政法专科学院教文学,1986年到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历任讲师、副教授,期间获杭州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和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2000年,裴上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后任人文学院副院长兼新闻系主任。 因写作出版批判中共的文章与书籍,裴受到当局打压,2017年流亡美国,2018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历史所作访问学者,2020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所副研究员,2020年5月~2022年9月任独立中文笔会第九届会长。 裴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文学、中国知识分子以及二十世纪中国史,出版了多部著作和多篇论文,包括《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与探索》《红色生活史》(中共革命生活史)《赤难史证——大饥荒成因》《这是为什么?——“右”难及成因》等。
彭立发(彭载舟)
彭立发(1974—),活动家,异见人士,网名彭载舟,黑龙江泰来县人。 2022年10月,正值“清零”防疫政策期间,中共先后召开十九届七中全会、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10月13日上午,北京繁华的四通桥挂出了两条横幅,其中一条写着:“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锁要自由!不要谎言要尊严!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领袖要选票!不做奴才做公民!”另一条写着:“罢课罢工罢免独裁国贼习近平”。抗议者还通过广播公开反对习近平,称其为“独裁国贼”,同时焚烧轮胎燃起浓烟以吸引路人注意。此后抗议者留在事发现场直到警察到现场将其逮捕,消防员清理现场并灭火。 事件发生后不久,抗议者的推特账号被找到,网名为彭载舟,真名为彭立发,他的推特(@lifa_Petter)自我介绍为“一个热爱自由,喜欢科学和哲学的工匠”。他推特的大部分内容在被捕后被清空,上面原有对于此次行动的宣传。他原本计划的行动时间是二十大召开的10月16日:一些人认为,习近平很可能会在该次会议上续任国家主席和中共中央总书记,打破邓小平时期订下的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原则,再次连任最高领导人。 在实施抗议前,彭立发在ResearchGate发布宣传材料罢工罢课罢免习近平攻略。 如今,彭立发下落不明。该事件被视为六四事件后北京少见的一次抗议运动。一些媒体将抗议者彭立发称为“孤勇者”,“桥人”,或“四通桥人”。许多异见人士亦把抗议者与坦克人相比较,称其为“新坦克人”。由于后续大批网络模仿、暗语的出现,中国政府对该事件在微信和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实行严格审查。彭立发受到海内外跨世代异见人士的声援,不少人通过在网上分享他的抗议海报而形成共同的政治参与意识。据Instagram发布相关异议信息的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10月23日,平台已收到来自全球328多所大学的1500多个反习标语投稿。 网友<a h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88534.html">felixxxlife分享道</a>,“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正真真切切地生活在一个被他参与塑造的历史中。我无意、也自知无力去吹奏什么号角。但我有一种幽微的期望,给自己,也给读到这些文字的读者:希望我们之中有更多人,能够认清自己正生活在一场巨大的谎言中,并且试图去对抗它——尽一切可能。(另外,如果可以的话,请不要忘记你和他人的苦难。)至于这种对抗应该采取什么方式,一位勇士已经用行动给予了他的答案;而对于怯懦如你我者,至少可以从这里开始:学会堂堂正正地生活、说话、行动,不自欺、不愚钝、不妥协。
林培瑞
秦福铨
秦福铨(1929—2008),江苏无锡人,博古(秦邦宪)的侄子。为了给八路军筹集军费,秦父秦邦礼于1938年赴香港设立联合行(华润集团前身),负责海外筹集物资的存储和运输,秦福铨一同前往。1946年(一说1947年)考上香港理工大学。1948年,秦邦礼把数名香港民主人士秘密送到哈尔滨为召开新政协会议作准备,秦福铨同船前往。1950年,秦福铨加入中国空军,陆续担任空军工程部参谋以及助理等职务。1958年,秦被划为右派,转业到北大荒务农,文革期间又被定为“漏网右派”,下放管制劳动。1973年,秦被解除管制劳动,在农场生产队、农机厂等地工作, 1989年离休,2008年于北京病逝。 秦著有《博古和毛泽东——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领袖们》一书,描述了共产党早期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毛泽东等中共高层领导人之间的各种活动,以及他们的关系。
穷山恶水电影小组
冉云飞
《记忆》(期刊)
《记忆》有理由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独立历史期刊。它成立于2008年,已出版了250多期,中国民间档案馆存有完整期刊。 我们选择了2014年4月30日出版的《记忆》总第112 期作为我们的亮点之一。本期文章中涉及过去十年最具争议性的事件之一——参与打死学校教师卞仲耘的一些女性所做出的致歉努力。卞老师被杀是文革中最著名的事件之一,独立电影导演胡杰在其经典影片《我虽死去》(作为我们的精选之一,本档案馆也存有该影片)追访了这一历史事件。宋彬彬在当时被普遍认作杀害卞仲耘的主犯之一,不久之后,她在天安门的讲台上受到毛泽东表彰。2014 年,宋彬彬在多年后为她在卞仲耘事件中的所为道歉。虽然她否认对卞仲耘的死亡负有直接责任,但同时表示自己和一些女生没有阻止其他学生虐杀卞仲耘,因此也负有一定责任。 在本期的第 19 页,《记忆》杂志的创始人之一以启之的笔名撰文分析宋彬彬的道歉信。在第 3 页,宋的一位朋友叶维丽花了大量篇幅叙述卞仲耘遇害当天的情况。本期的其他作者也加入了这场讨论,而他们当中很多人认为宋彬彬的道歉不够充分。卞仲耘之死究竟是谁的责任——是那些背叛老师的学生,还是孕育和鼓励这种野蛮行为的制度?
罗宾·门罗
罗宾·门罗(1952 年 6 月 1 日-2021 年 5 月 19 日),英国学者、作家、人权倡导者,中国 1989 年民运的见证人。门罗曾在爱丁堡大学攻读中国研究,1977 年作为文革第一批外国学生赴中国学习。1979 年回到伦敦后,门罗加入国际特赦组织担任中国研究员。1987 年,门罗移居纽约并加入人权观察组织;1989 年至 1998 年,他担任人权观察首席中国研究员及香港办事处主任。八九民运期间,他曾前往天安门广场并亲历六四事件。 1999 年,门罗回到伦敦,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攻读博士,研究中国政府利用精神病机构打压异见者的问题,并于 2005 年获得博士学位。2003 年,门罗回到香港,加入中国劳工通讯组织,该组织创办人是他曾协助逃亡的八九民运领袖之一韩东方。2011 年,门罗被诊断出癌症,后退休并移居台湾。 2021 年 5 月 19 日,门罗因并发症去世。 门罗曾撰写大量有关中国人权状况的文章,并与乔治・布莱克合著《北京黑手:中国民主运动的反抗人生》一书,追溯三位主要天安门民运人士的生平并解释该民主运动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