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En
Zh
Open main menu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全部创作者
显示集合中的 229 名创作者
排序
姓名升序
姓名降序
日期升序
日期降序
229 creators
文钊
吴过
吴冷西
吴冷西(1919年12月14日—2002年6月16日),正部级官员,原中宣部副部长、广播电视部部长、广东省委书记。吴系广东省新会县人,1937年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1964年曾任中共机关刊物《解放》周刊编辑,《解放日报》编辑、社长,新华社总编辑、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文革期间,吴冷西因未领导《人民日报》积极配合文革宣传而遭停职和批斗, 1972年才恢复在《人民日报》的工作,后曾领导毛泽东文章书籍的编辑出版工作,并兼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领导成员。1980年4月,吴调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期间还兼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1982年4月,吴调任广电部部长、党组书记,1998年离休。2002年6月16日,吴在北京逝世。 吴曾写作出版《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十年论战——中苏关系回忆录》《新的探索和整风反右(吴冷西回忆录)》。
巫宁坤
巫宁坤:著名翻译家。晚年著有回忆录《一滴泪》。
吴仁华
吴仁华(1956年—),历史文献学者,八九民运参与者,长期致力于八九民运研究。 吴仁华出生于中国浙江省平阳县, 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86年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和研究室主任。 1989年八九民运期间,吴仁华全程在场,参与组织了旨在维护秩序和保护学生的特别纠察队,并亲眼目睹坦克轧人的场景。1990年2月,吴仁华从珠海跳海游泳偷渡到澳门,在黄雀行动救援人员安排下坐渔船到香港;7月5日,吴仁华流亡到美国。1991年5月至2005年7月,吴仁华担任由旅居海外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创办的中文报纸《新闻自由导报》(现已停刊)总编辑。吴仁华还曾任中国民主团结联盟联委会委员、中国民主联合阵线总部理事、《中国之春》杂志董事,和中国宪政协进会秘书长等。 吴仁华致力于收集八九民运资料,搜寻当时的被捕人士、施害者、死难者及参与抢救伤员的医护人员的名单。他先后写作出版了《天安门血腥清场内幕》《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六四事件全程实录》三本书,对八九民运和六四天安门事件作出全面记录。 2018年开始,吴仁华定居台湾,曾在东吴大学和中正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并开设“六四事件真相研究”课程。
武绍文
武文军
武文军(1940-2010),1962年9月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兰州社科院院长, 兼职甘肃省社科联副主席、兰州市政协副主席和市社科联主席。
武宜三
作家武宜三是香港五七学社创办人。香港五七学社成立于2007年,学社宗旨为收集、整理和研究一切有关1957年反右运动的资料和文献,并进行传播与出版,尽力还原和呈现反右运动这一段严酷迫害整治知识分子的历史真相。多年来,武宜三呕心沥血整理出反右受害者名录,编成《1957年受难者姓名大词典》,由其任总编辑的五七学社出版公司还出版了《五七右派列传》一书。
吴永宽
吴越
席宣
向承鉴
向承鉴(1939年1月19日—),江西省武宁人,祖籍河南省光山县。 向承鉴出生于贫农家庭,童年非常艰苦,一家人住在茅草屋里,有时不得不乞讨为生。他的母亲在他年幼时就去世了,父亲是一名工人,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但向承鉴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1956 年,他考入兰州大学化学系。整风运动期间,他当选班里的鸣放委员会委员,收集整理针对行政部门的批评意见,包括学校教授如何在过去的政治运动中遭到迫害。因为参加鸣放,以及对大字报的不经意批评,向承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甘肃天水农村劳动。 大饥荒期间,他和其他右派学生创办了地下刊物《星火》。他是该杂志的核心成员之一,他与苗庆久一起,利用废弃工厂留下的一台旧油印机,在夜间秘密工作,刻印出《星火》第一期。他也是《星火》的主要作者,他为《星火》第一期撰写的文章有:《自白》(宣布反对共产党政权、提出和平、民主、社会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口号)、《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分析当前政治形式、呼吁人们为民主、自由和科学社会主义),《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批评毛泽东只讲成绩不讲错误的言论)。 他在为《星火》第二期撰写的《告全国人民书》中写道: 当数百万、数千万的农民饿死在床上、在火车上、在铁路旁、在沟底,当数亿(四亿)人民濒于饿死的时候,当其他二亿人也半饥半饱的时候,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的畜牲们,却在商店的后面可以买到任何的点心、饼干、糖果、中华烟、前门烟;他们可以在任何农村食堂里吃得饱饱的扬长而去(谁敢问他们要粮票)。而且他们一到,饭就端上来了,真做到了随到随吃。 他在这篇文章中还谴责了中共干部的道德相对主义。在毛泽东的私人医生揭露毛泽东玩弄年轻女性的几十年前,向承鉴就指出中共干部的虚伪。他们一方面呼吁坚贞不屈、忠贞不渝,另一方面却与年轻女性发生关系,将与他们同甘共苦的妻子弃之不顾,许多干部甚至强霸受迫害人士的妻女。 向承鉴于1960年9月被捕,经过一年多的单独监禁,他于 1962 年 7 月在武山县被以反革命罪判处 18 年监禁。他先后在甘肃省第三监狱,以及兰州砖瓦厂、甘肃玉门和青海德令哈等地的劳改营服刑。 1978 年 9 月,向承鉴获释,但被迫继续在劳改学校教书。他的案件直到 1981 年才被翻案,他获准返回兰州,在兰州联城铝厂中学任教。1984 年,兰州大学补发了他的学士学位证书,他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后担任副校长和校长。 1998年退休后他开始写自传,完成长达37万字的《炼狱归魂》一书,描述了 1957-60 年间他和其他学生所经历的苦难、他在狱中二十年遭受的暴力和迫害,以及出狱后重建生活的争取平反的过程。 2014年,他完成了第二本书《马克思主义之异见与反思》,并在香港出版。2016年,他接受记者江雪采访,也是由江雪和民间纪录片编导<a href="http://108.160.154.72/s/minjian-danganguan/item/220">张世和(老虎庙)</a>共同制作的40分钟纪录片《雪访》中的主要人物。
萧克
笑蜀
笑蜀(1962年12月27日—),原名陈敏,四川仪陇县人,作家、时评人。笑蜀1984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武汉医学院教党史。1989年六四之后,因不愿配合学校写文章批判自由化,笑蜀被停课7年。1996年重返课堂后,笑蜀仍然在课堂上教授自由民主理念,后来又因写作出版挑战官方叙事的《历史的先声》(汇编了中共党媒体曾经发表的各种支持民主的言论)和《刘文彩真相》(还原被丑化的大地主刘文彩的真实面目),被迫辞去教职。2002年,笑蜀在北京任由政府主管的《中国改革》杂志执行主编,2005年又因当局压力离开北京,到广东在《南方周末》任高级评论员。 笑蜀主张言论自由、政治改革和发展公民社会,在《南方周末》期间发表了很多批判性文章,同时常年为BBC中文网、金融时报,纽约时报撰写时评。因其言论和行动,他于2011年被逐出《南方周末》,2012年其新浪微博账号被政府当局注销。2013年,因多次参与和支持公民行动,笑蜀曾被公安带走,两日后释放。
辛灏年
辛灏年(1947年11月2日—),作家、学者。辛灏年生于南京,1964年考入芜湖第一中学,毕业后在芜湖农村插队落户。1968年起,辛先后当过小学老师、中学老师、教育局职员等。辛1976年开始发表长篇小说,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在安徽文联任专职作家,后被教育部评定为“文学创作一级作家”,并于1994年被南开大学聘为教授。辛还曾任安徽省人民代表、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 1994年3月,辛未赴南开即前往北美,专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民国史,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并获聘该校历史学博士后研究员。2001年,辛创办历史杂志《黄花岗》并任主编,还成立了中国现代史研究所。2014年10月,他宣布中国现代史研究所改组更名为光复民国(大陆)工作委员会,2018年5月与支持恢复中华民国失地的人士于纽约成立大中华民国光复会。 辛曾写作出版多部小说和学术专著,包括长篇小说《八十年代纪事》三部曲(讽刺中国的贫富分化和专制统治)和现代史专著《谁是新中国:中国现代史辨》(批判中共政权合法性)等。
邢同义
邢同义出生于甘肃天水,1966年毕业于天水一中,曾任甘肃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副台长,酒泉地委副书记和酒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他历经8年,通过历史资料研究和深入采访,完成了一部关于夹边沟劳改农场的长篇纪实文学《恍若隔世——回眸夹边沟》。
熊景明
徐景贤
许觉民
许良英
许良英(1920年5月3日—2013年1月28日),浙江临海人,物理学家、科学史家、社会活动家。许1942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5年进入浙大物理系任教,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 年任中共(地下党)浙大党支部书记和杭州工委委员,1950 年任中共杭州市青委学生部长,1952 年调中国科学院,负责《科学通报》工作,1956 年调哲学研究所研究科学哲学。在中科院,他做过一段时间的总审查员,检查科学论文是否有反革命倾向或危害国家安全的内容。1957 年,许因批评反右运动而被打成右派,开除公职与党籍,并遣送回老家务农 20 年。1978 年,许被恢复党籍,回到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许长期从事科学史、物理学思想史和科学哲学研究,特别是对爱因斯坦的思想、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过200多篇论文、编著过多本书。 许良英认为只有自由民主才能推动科学进步,曾发表文章呼吁政治体制改革,并两次发起科学家联名信,呼吁改善中国人权状况。 2013年,徐良英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