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顾准

顾准(1915-1974),12 岁就入职由中国现代会计学第一人潘序伦创办的事务所, 15岁出任事务所函授学校校长,18岁完成第一部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系国内第一本银行会计学教材。1935年,18岁的顾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与抗日救国运动,抗战结束后曾担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局长。1952 年三反五反运动中,顾准因对当时的税收政策提出异议而被撤职。顾准坚持应该依法征税,不赞同“自报公议”“民主评议”的征税方法。1956年,顾准进入经济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撰写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一文,成为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因对整风运动以及苏联方面的言行表示不满,顾准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于1958-1960年分别在河北、河南和北京郊区清河劳动。1962 年,顾准被摘掉“右派”帽子,回到中科院经济研究所。1965年9月,顾准因坚持应尊重价值规律等经济思想,被打成“极右派”,下放到北京郊区周口店劳动。他是全中国唯一一个由正式官方文件下达处罚令的“二次右派”。文革开始后, 他多次受批斗,并于1969-1972年在河南息县的五七干校劳动。1974年12月3日,他因肺癌病逝于北京。

 顾准秉持独立思考精神,不仅在经济领域有重大贡献,也致力于钻研政史哲,翻译过数本关于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外国著作,撰写过大量文章。由于他亲身经历了反右运动、大饥荒和文革等,他的日记也被认为是关于这些历史事件的宝贵资料。根据王晓林(参见本站关于王晓林的条目)的《顾准和他的时代》一书,虽然顾准未曾正式受洗成为基督徒,但他自幼接触西方基督教文化,对基督教有深刻理解,“他一生的思想和行为轨迹都没有离开过对人性、人道、自然法则、 自然权利——人生而具有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追索和探寻”(作者自序)。

此创作者的作品

图书

顾准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