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和,(1953年9月27日—)网名老虎庙,陕西西安人,公民记者、纪录片编导,人权行动者。
张世和出生于干部家庭,父亲任职于陕北地区公安部门,平反后担任过林业部副部长。文革期间,他的父母遭迫害双双入狱。1970年,还未成年的他在上山下乡运动中被送到山里修铁路。
他在采访中这样描述他当时的经历:
“我被派去修西安到青海的铁路。有 190多人死在那里。我们当时才十几岁,要背将近 40 斤重的水泥袋。
大家挑着两袋水泥上山,很多人的身体就这样毁了。专业轨道工一个月能铺28米,我们铺了37米。”
文革后,张世和曾在陕西钢厂干轧钢工。1983-1990年,他曾开办中国第一家民营书店,八九民运后因无法售卖外国书籍以及受地方作协干预而关停。
90年代末期互联网在中国兴起,张世和开始使用网名老虎庙,用骑行等方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在网上传播。2004年,他因现场拍摄发布北京王府井杀人事件,被《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多家媒体称为“公民记者的第一实践者”,他因此广受关注。他的记录多关乎底层民众的生活困境,包括矿难、流民、访民等,共发布近千个视频,还发起过多项公益行动。
2013 年,
《纽约时报》发布了关于张世和的视频报道,当时他正在中国骑行,拍摄关于中国农村的视频。如今,
他主要在 Bilibili上活动,发布各种主题的访谈视频,包括对文革幸存老人、律师,以及学者谌洪果的访谈。2015-2021年间,张世和与谌洪果和江雪一起在西安经营“知无知”空间。
张世和也积极关注和参与人权行动,他曾为发起“新公民运动”的公盟和许志永拍摄视频和纪录片,还曾参与拍摄50多集系列人物访谈《努力走向公民社会》(本站亦有收藏),记录各界人士对公民社会的看法。2011 年,“茉莉花革命”爆发后,北京异议人士遭到严厉打压,张世和被遣送回西安,并在那里生活至今。
在采访(同上)中,他被问到既然他的电影无法在国内上映,为什么还要继续拍片,他回答说,希望自己能为后代留下一个记录,一个能在洪水中幸存下来的方舟:“你们一直问我为什么,但我不太擅长回答这些理论问题。我只知道我要继续下去,这是我对历史的责任。”
关于张世和的更多信息请参见《星火:中国的地下历史学家和他们为未来的斗争》(张彦,台湾八旗文化出版社,2024 年)《中国猛博: 新媒体时代的民间话语力量》(编著翟明磊,香港天地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