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张春元

张春元(1932-1970),河南上蔡人,作家、编辑,政治犯。

张春元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 7 岁时母亲去世,他曾向友人倾诉遭遇继母虐待。13 岁离家出走后,他曾在当过汽车修理工学徒,1948 年 16 岁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分别在江汉军区和第四野战军(朝鲜战争爆发后改为志愿军)担任汽车驾驶员和技术员;1950年出国作战,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因抢救汽车而负伤;1955年回国,在湖北省农业厅工作。

1956 年,他考入兰州大学。从那时起,他开始对当局感到失望。他原以为大学会有一个宏伟的图书馆,却发现大多数书籍都被锁了起来,兰州大学甚至没有一套完整的儒家经典,遑论前沿期刊了。教学质量更是糟糕,100 名学生只有一名讲师。

大鸣大放期间,张春元对学校提出批评,指出其图书匮乏和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他因此 被打成右派,下放到甘肃天水劳动。在那里,他和兰州大学的其他右派学生,包括他的女友谭蝉雪、向承鉴、苗庆久和顾雁,亲眼目睹了大饥荒造成的后果。为了揭露大饥荒真相,他们决定出版一本杂志。张春元还曾专门前往苏州与诗人林昭会面,说服她允许他们在杂志上出版她的长诗《海鸥》和《普罗米修斯的一天》。回到天水后,他和其他学生想办法弄到一台油印机,自己雕刻钢板,印出了《星火》杂志,张春元也贡献了几篇文章。

学生们普遍认为张春元是《星火》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60 年 9 月 30 日,他与其他学生以及数十名认识并支持他们的当地农民被捕。为了越狱,张春元故意绝食,于1961年7月被送到劳改医院,8月10日晚上成功从医院逃脱,于9月6日再次被捕,并以“组织反革命集团”的罪名于1965年1月被判处无期徒刑。

1970 年 3 月,张春元因与同情学生的武山县党委书记杜映华互通信件,被再次以从事反革命活动的罪名判处死刑,两人于 同月22 日被处决。

临刑前三天,张春元向一个叫王忠义的狱友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并让他帮忙找到谭蝉雪,告诉她两句话:

第一,我对党、国家、人民无愧,遗憾的是不能陪她走完人生的道路。第二,她一定要好好活着,前途是光明无垠的!

1981年,甘肃省天水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为张春元平反。

此创作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