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En
Zh
Open main menu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全部馆藏
显示集合中的 23 个项目
档案主题:Public Health
档案主题:Labor
仅条目标题和简介
全文
排序
标题升序
标题降序
创作者升序
创作者降序
创建日期升序
创建日期降序
每页
10
20
50
23 items
影视
关爱之家
该影片记录了河北邢台农村妇女刘显红打官司的故事。她因在医院输血感染艾滋病毒,决定公开身份、起诉医院,历经艰险终于获取赔偿。以她的经历为主要线索,影片通过几个家庭的遭遇和感染者成立"关爱"小组集体维权的努力,呈现出在基层农村涌动的公民权利意识。由于社会关怀、媒体介入和法律援助,政府也转变了态度,并出台了改善感染者处境的政策。
图书
山坳上的中国:问题、困境、痛苦的选择
本书1989年在中国出版,引起轰动,据称销量高达30万册,被称为第一部对现实中国作“描述性研究的书”,书中描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可能遭遇的农业、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并预测未来将更糟糕,以唤起国人环境保护的意识。书出版后随即被禁。
图书
夹边沟记事
夹边沟是甘肃酒泉县一处关押被划为右派的人的劳改农场。从1957年10月开始,那里羁押了近三千名右派知识分子。1961年10月,当上级纠正了甘肃省委的左倾错误,开始遣返右派犯人时,幸存者还不到一半。作家杨显惠历时5年,采访了一百多位当事人,在高度忠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完成了这部纪实性小说。此书最初于2002年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同时也收入杨显惠的其它中短篇小说。
影视
辽西纪事
1959年,在辽宁省西部荒凉的凌源地区,来了一批沈阳高校的知识分子右派,他们要在这里和监狱的刑事犯们一起劳动改造,挖矿山修建铁路。共产党如何改造知识分子?这些右派知识分子经历了什么样的遭遇?胡杰的镜头还原了这段历史。
期刊
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考
该书是关于1958-1961年中国大饥荒的研究分析,其中记录了大饥荒期间老百姓的境况,反思了发生这一悲剧的原因,并总结了经验教训,直接批判了当时罔顾经济规律、阶级斗争至上的作法。作为一个体制内机构,兰州市政协编印该书具有特殊意义。 该书是由兰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著的兰州文史资料选辑(共23辑)第22辑,出版于2002年,主编武文军,主审王家珞。该书以甘肃、青海、河南为例,描述了当地情况并分析了灾难发生的原因,还记录了当时一系列特殊现象,如滥建水利工程、大办公共食堂造成浪费,人口大逃亡等。在第十至第十五章,作者详细总结了经验教训,指出反右运动、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导致了三年大饥荒的悲剧。 武文军和王家珞还合作编写了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0 辑《甘肃六十年代大饥荒考证》(已收录于本馆)。该系列共23辑,公众目前可以在兰州市政协的网站(https://www.gslzzx.gov.cn/col/col11760/index.html)上看到除第20辑和第22辑外的所有文章。
期刊
甘肃六十年代大饥荒考证
本书是一组研究1958至1961年大饥荒期间甘肃社会经济情况的系列研究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五篇考证研究文章,记录了大饥荒期间甘肃人民的悲惨境况。书中提到,甘肃省委在一份报告中承认,当地确有发生人相食事件。这些研究还揭露了当地一系列大跃进措施,如滥建水利工程、虚报粮食产量、大办公共食堂造成浪费,误导饥民吃树皮泥土等,并分析了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第二部分收录了反映当时情况的重要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是支撑作者研究分析的证据,包括甘肃省委关于人民公社的指示,以及甘肃省向中央提交的多份工作报告等。除此之外,书中还附有当时报纸上登载的关于大跃进的新闻、宣传画以及照片。 本书是由兰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著的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出版于2002年,主稿武文军,主审王家珞。兰州市政协出版该书具有特殊意义,表明其对于独立史学家的大饥荒观点持支持态度,即该饥荒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超官方历史记录。武文军和王家珞还合作编写了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2 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考》(已收录于本档案馆)。该系列共23辑,公众目前可以在兰州市政协的网站(https://www.gslzzx.gov.cn/col/col11760/index.html)上看到除第20辑和第22辑外的所有文章。
文章
安徽省凤阳县1958-1962年灾难实录
在这篇关于大饥荒的开创性文章中,作者金辉全面呈现了安徽省凤阳县在三年大饥荒中的历史细节。在文章中,金辉引用了大量一手档案馆材料(主要包括凤阳县党政机关的文件)。这些史料中的一部分正式出版于《乡村三十年 ──凤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录(1949—1983)》。 金辉此文的重要性在于它否定了大饥荒的官方解释。中共官方历史叙述称大饥荒为三年困难时期(或三年自然灾害),并将之归咎于自然因素或中苏分裂后苏联顾问的撤离。金辉撰文论证事实并非如此,他以凤阳的农业中心地带作为个案,用一手史料证明饥荒源于中央政府的政策失误,并明确归责于毛泽东。 随后,杨继盛的《墓碑》和冯客的《毛泽东的大饥荒》等其他关于大饥荒的经典著作也证实了金教授的分析。这篇文章的特殊意义还在于其发表时间,它发表于 20 世纪90年代初。此外,文章由一位重点大学广受认可的中国大陆学者发表,这让它的结论更有分量,同时也让中共拥护者很难宣称这是外国人试图抹黑中国所为。凤阳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农业中心,作为案例,也让金辉的研究更有说服力。
文章
饥荒与村庄:是谁饿死了他们?
本文作者陈峰,出生于1962年。家乡是安徽省肥东县白农公社的三家大队黄四冲。据他的记录,在大饥荒的1959年冬至1960年春,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亲人和亲戚,大家族里不完全统计,饿死57人。
文章
饥荒与县城:大跃进期间的镇原冤案
甘肃镇原县早在1957年就出现饿死人的状况,但当局认为粮食问题是因为“反革命分子”捣乱,并制造特大冤案,全县至少有1650人受到株连。本文由中共镇原党史办公室发表于《百年潮》杂志。本站转载自“大饥荒档案”网站。
影视
远山
本片拍摄了青海省祁连山区小煤窑里矿工的生活。这里是海拔3600米处,空气稀薄。小煤窑里的矿工在没有任何保护的工作环境里艰苦劳动,一般干5-10年就会得矽肺病,从而失去劳动能力。如果死于事故,家属只能得到微薄的赔偿金。这是中国底层劳工在1990年代初生存状况的真实记录。
影视
纤城
纤城,是福建纺织化纤厂的统称,这是一座创建于1971年,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最先投产的九家维尼纶厂之一,这座深驻在福建永安市郊外3公里外大山深处的工业城镇,曾一度辉煌,但如今已渐渐落下帷幕。老厂房斑驳沧桑,年轻的工人如今已白发苍苍,很多人离开。纪录片表现了这座计划经济时期大厂的命运。
图书
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
本书是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的一本专著,2003年由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从社会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全书包括断裂社会的含义与特征、断裂社会的形成及其背景、收入差距扩大与弱势群体的形成、新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信任危机与社会秩序、社会冲突与制度创新等。
图书
自由张展
出生于1983年的张展是一名中国律师,也是一名共产党体制的异议者。2020年2月初,她从上海赶到新冠疫情封控下的武汉,进行实地采访,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武汉疫情封城的视频报道。三个多月后,她被中国警方以“寻衅滋事罪”抓捕,并带回上海羁押。2020年12月,她被以寻衅滋事罪判刑四年。张展在看守所、监狱里长期绝食抗议,数度传出病危消息。她的勇气与抗争的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自由张展》一书,由网络上的“张展关注组”负责人王剑虹编辑创作,汇集了张展发布于网络的文章、自媒体帖子,还有张展在尚未失去自由时接受的一些访谈,以及外界声援张展的诗文。并在书中回顾了张展案的经过、张展狱中的抗争及其在海内外所激起的反响,在2024年5月13日张展刑满出狱之际出版。 本书从一个侧面保存记录了中国新冠疫情武汉封城的历史。如今,张展的文章和声援她的文字在中国都已被审查封杀,更显得书中备份保存下来的民间声音弥足珍贵。
图书
我的高耀洁妈妈
作家依娃写了与流亡美国的中国医生高耀洁之间的故事。高耀洁医生,因为揭露中国河南农民因卖血而造成的艾滋病大规模感染事件,被中国政府严厉打压,迫不得已在78岁高龄离开中国,流亡至美国。她的故事在中国被严禁传播。作家依娃在本书中描写了高耀洁崇高的心灵以及她的故事,经历。
影视
乌鲁木齐中路
新冠疫情期间,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自由受到严重侵害。而新疆乌鲁木齐发生的一场大火彻底将民众对防疫政策的不满点燃。2022年11月26日,当上海人民自发聚集街头悼念火灾中逝去的同胞时,没人料到这场悼念活动将引发全国范围內对防疫政策的抗议。当天陈品霖与女友在上海乌鲁木齐中路的抗议现场拍摄了大量抗议视频。 2023年11月,“白纸运动”一周年之际,陈品霖将纪录片上传至油管(Youtube)和X(原推特)等社交平台,获得数十万人观看。 <a href=“https://tenchu.org/pocd/public/pocs/3551”>陈品霖在介绍纪录片时是这样说的</a>:“我是导演plato,2022年11月我在上海亲历了11月26日晚上的抗议活动,这是我在中国第一次参与政治性事件,也是第一次在中国喊出自己的政治诉求。影片除了当天个人拍摄的内容外,集合了抗议前后标志性的视频素材,试图完整呈现动态清零政策将中国这口高压锅推向原爆点,促使人们走上街头抗议的心路历程。事件后,中国政府违背事实,肆意抹黑,误导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以为上海抗议和白纸都是境外势力所为,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时隔上海乌鲁木齐路抗议一周年之际,我制作了这部《乌鲁木齐中路》纪录片,记录了个人参与到这场抗议中的经历与感受,想要探讨一下,为什么当中国内部矛盾出现的时候,总要境外势力出来背锅?答案每个人都很清楚,政府越是在误导,越是在遗忘,越是在屏蔽,我们就越是要发声,越是要提醒,越是要记住。记住白纸,记住11月26日,记住乌鲁木齐中路,记住新疆火灾,记住贵州大巴,记住动态清零,记住大白,记住六四,记住文革,记住三年灾害。记住丑恶,才能心向光明,也希望中国能早日迎来自己的光明。” 在《乌鲁木齐中路》片尾,陈品霖说:“有人说,上街有什么用呢?最后还不是一样,被镇压、被屏蔽、被曲解。但正如丘吉尔所说,‘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特质,有了勇气,人类其他的特质自然也就具备了。’我们缺乏经验,也曾懦弱动摇,但今天我们有勇气站出来,也有勇气去发声。这一次欠缺的,下一次能做得更好。如果再来一次,我依然会选择到现场。因为,一个连白纸都恐惧的政府,击溃不了人民心中的正义。” 2024年1月5日,陈品霖被以涉嫌寻衅滋事罪批捕,被羁押在上海市宝山区看守所。2025年1月6日下午,陈品霖的案件在宝山法院刑庭第三法庭开庭,他被判刑3年6个月, 刑期至2027年5月27日。
文章
长安十日
《长安十日》,发表于2022年1月4日,记录了中国记者江雪在新冠疫情”清零政策”期间的日常经历。在这篇文章中,江雪描述了西安人民在全城封锁期间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例如医疗资源的短缺。《长安十日》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得了数百万用户的观看,并得到了上千名中国公民的评论和支持。
影视
中原纪事
河南省贫困乡村的许多农民因卖血感染艾滋病。该纪录片深入这些艾滋病人中,描述他们如何面对生活,官员怎样应对这些情况,以及志愿者如何协助染病的村民。导演进入中原若干艾滋病高发村采访,倾听农民诉说当年“血浆经济”兴起的历史背景,呈现因献血输血感染艾滋病的家庭,尤其是妇女儿童的生存状况,并记录民间组织在基层的形成和努力。
影视
煤路
该纪录片讲述了四川东部大山里三个煤矿工人家庭的生活故事。曾获2011年第35届玛格丽特米德影人奖。导演刘元辰。
影视
开往家乡的列车
2008年初,中国春节临近,铁路南北大动脉京广线中断、列车停运;除夕之前,成千上万的广东外来工集聚在广州火车站,等待开往家乡的列车。广东省紧急启动最高级别的春运预案,举办广交会的交易中心大厅首次作为候车室为农民工敞开,军区调兵遣将奔赴粤北抢修京珠高速;许多志愿者开展服务为民工分忧。 汹涌的人流吞没了年轻女工李红霞的生命;而急切回家结婚的工人李满军从高架桥跳上列车触电伤重不治。该片记录了1月27日到2月6日农历除夕期间广州火车站的场景。围绕广州发生的故事,作者也先后到深圳、韶关、乳源以及遇难者的家乡湖北监利、湖南岳阳农村采访。
影视
阴道独白——幕后故事
《阴道独白》是美国女作家伊娃·恩斯勒创作的女性主义先锋戏剧。2003年中国中山大学性别教育论坛的师生改编了该剧,在创作中加入中国妇女性别经验的艺术诠释。改编剧在广东省美术馆进行了首场演出。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中国各地政府对该剧的态度,以及女性们对该剧的理解及其与个人经验的连接,也凸显了当下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