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En
Zh
Open main menu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全部馆藏
显示集合中的 54 个项目
档案主题:1989 Tiananmen Protests and Suppression
档案主题:Intra-Party Conflict and Purges
仅条目标题和简介
全文
排序
标题升序
标题降序
创作者升序
创作者降序
创建日期升序
创建日期降序
每页
10
20
50
54 items
图书
李鹏六四日记
《李鹏六四日记》由中国共产党前总书记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之子鲍朴推出。以一份据称李鹏在六四天安门事件期间的日记手稿而成书,新世纪出版社原订于2010年6月22日在香港出版。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发生时,李鹏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务院总理。日记内容由1989年4月15日至6月24日为止。鲍朴表示除了把日记由原本的简体字转为繁体字以外,书中内文“不加,不减,也不会改”。此书后在美国出版。
图书
广场活碑:一个香港女记者眼中的六四血光
本书作者曾为《星岛日报》记者,1989年4月底派驻北京采访民主运动。全书主要分六大部分:广场实录,记录1989年民主运动历程,由作者4月到北京采访,至6月4日凌晨与群众撤离天安门广场。第二部分是劫后记忆,是作者在1989年时的一些采访稿,尘封的记忆,望能填补历史的空白。第三部分为人物专访,当年作者曾专访7位学生领袖及知识分子,诉说他们全身投入学运的原因。第四部分为余生心绪,作者在“六四”后至1990年12月的一些片段记录,有给香港中学生的演讲稿,有感怀、有剖白,情真意切。第五部分为二十年伤痛,是作者在“六四”20周年写下的回忆文章。第六部分为六四底层,这些底层人物基本上被遗忘了,作者要为“六四“底层立传,以为历史补阙。
图书
劫后长忆 —— 十年动乱纪事
本书作者穆欣是早期中共党员,1950年代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文化大革命初期,担任中央文革小组成员。1967年被打倒并关入诏狱(秦城监狱)。此书于1997年在香港出版。由于作者的身份,此书有助于了解文革前和文革初期的高层情况。
图书
庐山会议实录
本书是李锐所著的记录1959年庐山会议的史料著作。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参阅中共有关部门的文献资料,翔实记录了会议前后的重要节点和事件。本书初版于1989年4月,由中国大陆的春秋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增订本于1994年6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
八九天安门事件大事记
作者是1989年民运的骨干分子,当时他在中国政法大学教书。六四屠城后流亡海外。如今定居台湾,在东吴大学和中正大学开设“六四事件真相研究”课程。吴仁华至今已出版多本与“六四”相关的书籍。当年他是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硕士,他写的六四著作,比较注重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此书记录了六四期间(4月15日到6月9日)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
图书
人祸:“大跃进”与大饥荒
本书作者丁抒是一名旅美中国学者,该书于1991年由香港九十年代杂志社出版,是有关中国大饥荒的第一部专著,被一些学者称为中国大饥荒研究的奠基之作,后来增订再版。本书从合作化运动讲到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放卫星大刮共产风;再讲到庐山会议反右倾,以及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作者收集了大量史料,在详细的考辨中描述了这场大饥荒的状况及其成因与后果。本站所分享的本书电子档来源于中国博客“编程随想”的网站。
图书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为什么是毛统治中国 本书展示了毛泽东戏剧的一生,揭示了大量闻所未闻的事实:毛为什么会加入共产党,怎样坐上中共第一把交椅,又是如何一步步夺取中国。作家张戎夫妇为完成这本书,花费十年,访问过数百名毛的亲友,与毛共事、交往的中外知情人、见证者及各国政要等。 购书链接:https://www.amazon.com/%E6%AF%9B%E6%B3%BD%E4%B8%9C%E9%B2%9C%E4%B8%BA%E4%BA%BA%E7%9F%A5%E7%9A%84%E6%95%85%E4%BA%8B-%E5%BC%B5%E6%88%8E/dp/6263100389。
图书
司马璐回忆录:中共历史的见证
司马璐(1919—2021)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史专家,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延安遭到政治迫害,离开延安,1941年被开除出党,后持续参与倡导民主活动。1952年司马璐在香港出版《斗争十八年》,叙述自己从投奔共产党到醒悟,并最终选择自由的曲折历程。他对若干中共领导人物,如瞿秋白、张国焘等作过深入的专门研究。其回忆录《中共历史的见证》按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写个人经历,第二章写中共第一代人物,第三篇专论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斗争。
图书
末日幸存者的独白:关于我和“六四”
购书链接:https://www.kobo.com/hk/zh/ebook/ZoerWPfG8TiqoXIYwvW2iw。
文章
关于《天安门文件》真伪的新证据
很少有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籍能像[《天安门文件》(中文版译名《中国“六四”真相》)这样引起如此大的争议。这本书中的政府内部档案来自一位化名“张良”的人,自称是中共高官。该书得到几位著名西方中国问题学者的加持。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目前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任教的林培瑞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黎安友对这些材料进行了翻译和编辑,时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的夏伟为该书撰写了序言。 该书甫一问世就因来历不明而受到批评,张良的匿名身份也更加令人不信服。这些文件既包括之前已流出的政府各部门文件,也有高级领导人之间的会议记录。大多数学者对前者并无异议,但对后者则表现出较大疑虑,有人认为书中有些对话的语气过于矫揉造作,或似乎混入了领导人的公开讲话内容。 香港著名出版人鲍朴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大多数人似乎都认为尽管文件出处将永远是一个谜团,但这些文献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鲍朴以严谨的态度,通过将这本书中的内容与过去二十年中出版的其他相关书籍进行比照,指出书中文件与其他材料不符之处,对该书的真伪问题提供了进一步的信息。鲍朴的结论是:《天安门文件》并非中共内部档案,来源可疑,不能用来帮助理解 1989 年 6 月 3-4 日晚的屠杀平民事件。鲍在这篇文章的英文版末尾写道,这些绝密文件只是虚无缥缈的“幻影”,不能当作历史的基石。
图书
新发现的毛泽东 (上)
作者王若水早年在北京大学学习哲学。曾担任中共党报《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并得以参与高层意识形态的讨论,对毛泽东的为人和毛泽东思想有深刻的认识。他是中共体制内难得的一位有独立人格以及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在他因癌症去世后,他的妻子冯媛帮助他整理出这本遗著,2002年由明报出版社出版,被评价为“第一部最为全面、最为深入论述毛泽东和他思想的著作。”
图书
新发现的毛泽东 (下)
作者王若水早年在北京大学学习哲学。曾担任中共党报《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并得以参与高层意识形态的讨论,对毛泽东的为人和毛泽东思想有深刻的认识。他是中共体制内难得的一位有独立人格以及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在他因癌症去世后,他的妻子冯媛帮助他整理出这本遗著,2002年由明报出版社出版,被评价为“第一部最为全面、最为深入论述毛泽东和他思想的著作。”
影视
围观者
2013年8月,中国对前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所谓审判在山东济南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各地民众纷纷赶往现场。记者刘向南拍摄下了现场的情景。
文章
黄雀行动
六四”民主运动被血腥镇压之后,中共在国内大肆搜捕参与民主运动的骨干分子。一些香港人组织了秘密渠道,帮助民运人士逃离大陆,代号“黄雀行动”。本书作者江迅是资深媒体人,详细介绍了“黄雀行动”的经过。
图书
我所亲历的政治运动
本书是多位作者的合集,其中大部分作者曾任中共高官,例如李锐、萧克等人。通过作者的回忆,可以了解毛泽东时代的历次政治运动,包括文革、反右等以及多起冤案,例如胡风案的细节,有相当的说服力。本书1998年由中国大陆的中央编译局出版社出版。
图书
改革历程
《改革历程》一书是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赵紫阳的回忆录,于2009年5月29日由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其英文翻译版 《Prisoner of the State: The Secret Journal of Premier Zhao Ziyang》在此前的5月13日出版。根据该书序言所述,1992年,赵紫阳的老部下、前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杜导正与另一位前任中共高官萧洪达一起,说服软禁中的赵紫阳把自己的经历整理成书。
图书
铭记天安门
作者是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的派驻香港的观察员。出版过多本关于中国的书籍。《铭记天安门》是一篇长文,最早发表于1990年11月的《The Nation》杂志。6月3日夜间到次日凌晨4点,作者在广场周边目睹了镇压的发生,写成此文。
图书
中国民运反思
该书作者胡平上世纪70年代末曾参与西单民主墙运动, 先后主持民运刊物《中国之春》和《北京之春》,现今旅居美国。此书出版于1992年,主要分析八九民运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两章介绍未来如何继续开展民主运动。
图书
回顾与反思——六四流亡学生17人
1991年7月17日——24日,曾经参加和领导了八九学运、后流亡海外的十七位学生领袖,在法国巴黎举行了一场《八九学运历史回顾与反思研讨会》,对这场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民主运动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本书根据研讨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内容包括:八八年的北大学社热,北大筹委会的建立,北高联的成立;绝食的发起,绝食团的成立,对话团的成立;戒严,保卫天安门指挥部的成立,首都各界联席会议的成立;从天安门广场撤退,外地学运等。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史料。
图书
科学·民主·理性:许良英文集
中国知识分子许良英是一位科学思想史学者,也是一位积极捍卫人权的勇士。他经历过中国最极端的政治风暴,在1977年中国稍微开放后又开始言说。该书收集他在1977-1999年之间的政论,最初由香港明镜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后许良英的家人将其制作成PDF版,希望能在网上流传,让更多读者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