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En
Zh
Open main menu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全部馆藏
显示集合中的 9 个项目
年代:习近平时期(2013—)
年代:前苏联时期(1917-1991)
年代:Chinese Soviet Republic Period/ (1928-1937)
仅条目标题和简介
全文
排序
标题升序
标题降序
创作者升序
创作者降序
创建日期升序
创建日期降序
每页
10
20
50
9 items
文章
肃“AB”团事件的历史考察
70余年前,一场大规模的革命恐怖浪潮席卷中共领导的江西苏区。在一轮名曰“肃AB团”的大清洗中,几千名红军官兵和根据地内的党团员及普通群众惨遭杀害。高华此文要研究的是:毛泽东为何要在红军和根据地内发起“打AB团”?毛为大清洗寻找的依据是什么?大恐怖与建立新社会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毛在掌握中共实权后不再采用“打AB团”的方式解决党内矛盾?
图书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为什么是毛统治中国 本书展示了毛泽东戏剧的一生,揭示了大量闻所未闻的事实:毛为什么会加入共产党,怎样坐上中共第一把交椅,又是如何一步步夺取中国。作家张戎夫妇为完成这本书,花费十年,访问过数百名毛的亲友,与毛共事、交往的中外知情人、见证者及各国政要等。 购书链接:https://www.amazon.com/%E6%AF%9B%E6%B3%BD%E4%B8%9C%E9%B2%9C%E4%B8%BA%E4%BA%BA%E7%9F%A5%E7%9A%84%E6%95%85%E4%BA%8B-%E5%BC%B5%E6%88%8E/dp/6263100389。
图书
司马璐回忆录:中共历史的见证
司马璐(1919—2021)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史专家,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延安遭到政治迫害,离开延安,1941年被开除出党,后持续参与倡导民主活动。1952年司马璐在香港出版《斗争十八年》,叙述自己从投奔共产党到醒悟,并最终选择自由的曲折历程。他对若干中共领导人物,如瞿秋白、张国焘等作过深入的专门研究。其回忆录《中共历史的见证》按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写个人经历,第二章写中共第一代人物,第三篇专论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斗争。
图书
新发现的毛泽东 (上)
作者王若水早年在北京大学学习哲学。曾担任中共党报《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并得以参与高层意识形态的讨论,对毛泽东的为人和毛泽东思想有深刻的认识。他是中共体制内难得的一位有独立人格以及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在他因癌症去世后,他的妻子冯媛帮助他整理出这本遗著,2002年由明报出版社出版,被评价为“第一部最为全面、最为深入论述毛泽东和他思想的著作。”
图书
新发现的毛泽东 (下)
作者王若水早年在北京大学学习哲学。曾担任中共党报《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并得以参与高层意识形态的讨论,对毛泽东的为人和毛泽东思想有深刻的认识。他是中共体制内难得的一位有独立人格以及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在他因癌症去世后,他的妻子冯媛帮助他整理出这本遗著,2002年由明报出版社出版,被评价为“第一部最为全面、最为深入论述毛泽东和他思想的著作。”
图书
红色生活史——革命岁月那些事(1921-1949)
裴毅然教授的著作,首次完整揭露中共不为人知的革命生活史。涉及中共历史上多个重要的节点,包括使用苏联的卢布建党,“打土豪”筹款,以及毛泽东与江青的恋爱生活等等。
图书
谁是新中国
作者辛灏年试图分析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现代史,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乃是专制制度的复辟,中华民国才代表了中国走向共和之路。本书上卷对中国国民党的历史进行辩护及澄清,认为国民党不是中共所称的“反动派”,下卷则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与历史展开批判。该书于1999年由美国蓝天出版社(Blue Sky Publishing House)首印,2012年6月由香港夏菲尔国际出版公司再版。
图书
守望黎明
《守望黎明》是一部史诗体回忆录,记录了1930至1980年代东突厥斯坦(新疆)的政治社会变迁史,为从民间视角解读这段历史提供了珍贵文本。作者阿布都卡迪尔·祖农既是20世纪维吾尔社会重大变革的亲历者,也是1940年代起东突厥斯坦主要维吾尔文报刊的资深编辑与文学创作者,其双重身份赋予作品独特的历史纵深。 这部作品突破官方史观框架,以民间叙事重构了东突厥斯坦半个世纪的历史图景:从1920年代维吾尔社会生态、1930年代东突厥斯坦革命与民族独立运动、军阀盛世才的血腥统治,到1944年爆发的伊犁革命及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建立。作者特别详述了1940年代后期其在位于塔城的维吾尔文报社《人民之声》的见闻,以及1949年末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占东突厥斯坦、总部在伊犁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解体、民族军被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等重大事件,并揭露了1950年代中苏"蜜月期"在新疆的地缘博弈。 该回忆录的核心章节聚焦于1949-1955年间中共统治下东突厥斯坦社会经历的剧变。作者以职业记者的敏锐,记录了中共极权体制如何扼杀维吾尔民族的政治诉求——苏联模式的"东突厥斯坦/维吾尔斯坦加盟共和国"构想被粗暴否决,代之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者详述了这段历史:中共当局沿袭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分而治之”的统治策略,首先将占中国六分之一面积的东突厥斯坦土地分割为以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回族等少数民族冠名的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及数十个民族乡,最终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冠维吾尔之名,行架空之实。作者当时作为《新疆日报》维文版主编,其体制内视角更增强了叙事的可信度。 作者在回忆录后部记述了其于1955年流亡苏联后的生涯:1950年代后期在塔什干《东方真理》出版社任维吾尔文编辑;1960年代参与苏联政府在塔什干设立的对华维吾尔语广播;1979年退休后多次申请,终在1986年重返阔别30余年的故乡东突厥斯坦。 该回忆录于1991-1993年间在塔什干写作完成。此时正值前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海外维吾尔独立运动高涨。75岁的作者将其一生经历融入20世纪个人命运与东突厥斯坦的历史交织中,同时寄托了民族独立理想与个人情怀。 该回忆录手稿在作者生前未能正式出版。他逝世后,该手稿如星火般飘散于海外维吾尔社群,在伊斯坦布尔的咖啡馆、阿拉木图和塔什干的地下读书会中秘密传抄。部分维吾尔文网站曾刊载片段。本档案馆提供的是该回忆录的维吾尔文手稿。
期刊
立誌
《立誌》是香港《立場新聞》特刊,聚焦香港2019年社会运动。 香港《立場新聞》成立于2014年12月30日,于2021年12月29日遭香港国安处搜查后停止运营。 香港警方指控《立場新聞》不断刊登多篇煽动性文章,违反《刑事罪行条例》第九条及第十条“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并以此起诉前总编辑锺沛权、前署理总编辑林绍桐及《立場新聞》母公司。《立誌》的序言也被控方作为证据在法庭开示。 序言中,编者提到,《立誌》“出版過程歷盡波折,尤其在《國安法》的威脅下,特刊幾近難產。”《立誌》精选《立場新聞》在2019年香港社会运动期间的报道、摄影作品和数据统计,涵盖催泪弹的“科学”、抗争中的创意、行动的代价等主题,为读者展现香港历史的第一手记录。 2021年12月30日,遭到起诉的锺沛权和林绍桐申请保释被拒,因而继续还押。而在遭警方扣留约30个小时后,《立場新聞》董事吴霭仪、何韵诗、方敏生和周达智则获准保释。 针对《立場新聞》的审判于2022年10月展开,历时57日审讯,裁决时间经三度押后,最终到2024年8月29日作出判决,案件由起诉至裁决已横跨33个月。 最终,法官郭伟健裁定锺沛权、林绍桐和其母公司罪成,认定《立場新聞》的政治理念是本土主义,同时“意图煽动憎恨中国中央政府或香港政府及憎恨司法”,裁定具有犯罪意图。控方呈堂的17篇文章中,共11篇被法官裁定具煽动意图;锺沛权及林绍桐分别被法院判囚21个月和1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