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En
Zh
Open main menu
关于我们
全部馆藏
民间历史地图
创作者
民间历史简报
联系我们
其他资源
全部馆藏
显示集合中的 8 个项目
创作者:Xiang Chengjian
创作者:Wu Yisan
创作者:Dai Qing
仅条目标题和简介
全文
排序
标题升序
标题降序
创作者升序
创作者降序
创建日期升序
创建日期降序
每页
10
20
50
8 items
图书
武宜三作品集(1)
作家武宜三是香港五七学社创办人。香港五七学社成立于2007年,学社宗旨为收集、整理和研究一切有关1957年反右运动的资料和文献,并进行传播与出版,尽力还原和呈现反右运动这一段严酷迫害整治知识分子的历史真相。多年来,武宜三呕心沥血整理出反右受害者名录,编成《1957年受难者姓名大词典》,由其任总编辑的五七学社出版公司还出版了《五七右派列传》一书。 本书是他的政论文集之一。该文集主要包含50多篇他于2004-2009年间发表和未发表的政论文章,从历史、时事、文化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批判。
图书
武宜三作品集(2)
作家武宜三是香港五七学社创办人。香港五七学社成立于2007年,学社宗旨为收集、整理和研究一切有关1957年反右运动的资料和文献,并进行传播与出版,尽力还原和呈现反右运动这一段严酷迫害整治知识分子的历史真相。多年来,武宜三呕心沥血整理出反右受害者名录,编成《1957年受难者姓名大词典》,由其任总编辑的五七学社出版公司还出版了《五七右派列传》和《新编五七右派列传》等书。 本书是他的政论文集,包含近百篇他于1999-2017年间发表和未发表的政论文章和活动发言等,主要包括历史和时事分析,侧重对受迫害知识分子和政治异见者的介绍与评论。这些人往往被当局称作“汉奸”,而武宜三认为中共才是真正意义上出卖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汉奸。 武宜三的另一本文集《陈毅是个好同志吗》也收录于本档案馆。
图书
1957年受难者姓名大辞典
据估计,反右运动(11957-1959 年)中受迫害的人数在 46 万到 140 万之间。该事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运动之一,它有效地压制了毛泽东时代的独立知识分子思想,为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等灾难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武宜三花了十多年时间研究这场运动中受害者的生活。他统计的受害者名单中共有 33,000 个条目,虽然远不及完整数目,但这些条目给这场前所未有的悲剧提供了人性的视角。在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中,包括了钱钟书的故事——20 世纪中国最有名的作家之一。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曾被打为右派,但在公开受辱之前就去世了。钱钟书和他的姐夫石声淮被迫参加群众大会,代替钱基博接受批判。在批判大会中,他们被要求手持死者的灵牌。所有这些细节都记录在这本辞典中。 这本辞典最初以光盘形式出版,武先生向中国民间档案馆提供了文字版,我们会将文字档制作成可搜索的 PDF 格式后上传至本站。 《1957年受难者姓名大辞典》由人文资料出版中心出版,并得到华盛顿劳改研究基金会资助。
图书
在如来佛掌中(增订版)
张东荪是近代中国不可回避、却被刻意遮蔽的人物——最早的西方哲学译介者,著名报人、政论家,燕京大学教授;1949年国共双方第一居间人,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951 年获定「叛国」罪,此后销声匿迹。著名作家、记者戴晴历经八年调查写作、近十年追踪增订,完成这部历史纪实之作。以张东荪一生为主线,书写了从清末到文革一个又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本书2022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增订版。以下为出版社购书链接: https://cup.cuhk.edu.hk/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roduct_id=3466
book
炼狱归魂:大饥荒年代“星火”案幸存者的回忆(1957-1981)
1960年,一群被下放到甘肃天水农村的兰州大学右派师生亲历大饥荒,自印《星火》杂志,揭露和批判引发这场浩劫的极权统治。当首期《星火》还未寄出、第二期尚在编辑中时,其参与者就遭到逮捕,被定性为反革命集团,多人后被判重刑甚至遭处决。<a href=”http://108.160.154.72/s/minjian-danganguan/item/1759#lg=1&slide=0”>《星火》第一期和更多关于“星火案”的信息可于此处阅读</a>。 《炼狱归魂——大饥荒年代“星火案”幸存者的回忆(1957-1981)》是《星火》杂志主要参与者向承鉴的自传。当年他和另一名学生负责首期杂志的印刷,并为《星火》贡献了六篇文章。他因“星火案”被判18年监禁,直到80年代初才获平反。 这部回忆录分为上、中、下三部,全书共十三章,超过 35万字,记录了向承鉴被打成右派下放劳动、后因《星火》被捕服刑十九年,以及释放后争取平反、重建个人生活的经历。学者艾晓明在该书序言中如此评价向承鉴的这本回忆录:“向承鉴的回忆对于研究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有着重要价值。首先,它是继谭蝉雪的《求索》之后有关《星火》案的又一证言,是关于这场抗争的历史文献。作者呈现了案发前后的社会脉络,描述了《星火》同人——一群初出茅庐的青年思想者挑战极权专制的壮举。第二,它是西部多所劳改营的记录,作者描述了在甘肃、青海等地长达十八年的劳改经历,揭开了中国式古拉格的西部长卷。第三,它是一位反抗者个人的心灵史,作者展示了在国家暴力机器的强力碾压下他经历的痛苦磨难与生死历练。” 该书附录包括向承鉴为《星火》撰写的六篇文章、记者江雪关于向承鉴的深度报道,以及由艾晓明整理的《星火》冤案年表。 《炼狱归魂》由纽约博登书屋出版,也是“民间档案馆系列丛书”的第一本。感谢作者向承鉴授权档案馆分享该书电子版。欢迎读者购买该书支持作者和出版社。
期刊
星火 第一期
1959年,大饥荒正在全国蔓延。一批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天水农村的兰州大学学生见证了这一历史,目睹了饿殍遍地、同类相食的悲剧。在历史系学生张春元的带领下,一些学生一起创办了地下杂志《星火》,希望人们意识到这场浩劫的根源所在,“放弃幻想,准备战斗”。学生们用当地一个老砖瓦厂留下的一台油印机,自己刻钢板,如此刊印出《星火》首期。 《星火》第一期共三十多页,包括九篇文章和林昭的一首长诗。作者们通过讲述和分析他们所目睹之农村现实,反驳当局将大饥荒归咎于苏联逼债和自然灾害,强调大饥荒的真正原因是共产党的独裁统治,“对其他阶层的人民进行欺压、掠夺和奴役”。林昭的长诗《普罗米修斯受难的一日》用宙斯喻指毛泽东及其专制,赞颂盗取自由火种的人们。学者艾晓明<a href="http://www.sanxiatansuo.com/index.html?index=view&vid=10821">如此描述</a>《星火》作者群的思想来源:“在原则上,星火撰稿者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信仰;而到马克思主义的源头去寻找批判现实的理论依据,这是当时以及后来许多民间思想者的路径。不同之处在于,向承鉴他们更多地吸取了苏共二十大以后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主义的观点,并从反右之后传开来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纲领(草案)》中得到启发。后者的反教条主义和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探索,给了这群青年新的思想力量。” 学生们计划将杂志寄给各省市的领导人,以警醒当权者纠正自己的错误。1960年9月30日,当首期《星火》还未寄出、第二期尚在编辑中时,武山、天水的参与学生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数十名认识和支持他们的当地农民。参与者中,张春元被判无期徒刑,后被执行死刑;武山县委副书记杜映华因与这些学生有过交流,被判刑五年,后被处决;林昭被拘留于北京,后也被处决。其他关键人物如顾雁、谭蝉雪、向承鉴等则都被判处重刑。 90年代以来,为了重新恢复这段历史记忆,谭蝉雪投入大量心血搜集相关资料。她曾奔波于兰州、天水一带,为了寻找当时的案卷。在多次尝试与碰壁之后,终于在武山县法院找到被当作“星火反革命集团”案罪证来保管的《星火》原稿和其他资料。 我们希望寻找志愿者协助将《星火》翻译成英文。如果您有兴趣,请与我们联系。
图书
长江长江
1989 年 3 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长江长江》一书,当时正值北京爆发天安门学生抗议活动前。该书促进了这一民主思想的发酵,对三峡大坝决策过程中的技术官僚主义提出了质疑——三峡大坝最终将以防洪和发电的名义在长江上筑坝。该书由记者戴晴编辑,她是著名共产党革命烈士的女儿,后成为国家领导人叶剑英的养女。该书对三峡大坝的决策过程提出了质疑——众多科学家、记者和知识分子认为这一过程并不民主,没有考虑到来自不同角度的观点。 书面世之时,恰逢中国最大的政治会议两会在北京召开,戴晴等人努力将书送到两会代表手中。六四天安门事件后,戴晴作为天安门事件的组织者被抓,监禁于秦城监狱十个月。《长江长江》一书也被检举为“一本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书,是一本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书,是一本为动乱与暴乱制造舆论的书”本书随后即下架,部分印刷本被焚毁。《长江长江》也成为三峡决策过程中的第一本禁书。该书后来被翻译成英文,成为国际上了解三峡工程问题的一本重要著作。
电影及视频
雪访